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网临沂供电公司发布2025年“振兴沂蒙·电力先行”十二项服务举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9:00:00    

在临沂客户端讯 5月8日,国网临沂供电公司发布2025年“振兴沂蒙·电力先行”十二项服务举措。

持续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坚持“让电等发展”,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500千伏开阳站、220千伏祊河站等重点工程落地,全年新增变电容量26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17公里,持续提升电网保障能力、资源配置和信息化水平,不断筑强“五片区多环网”主网架。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建改造配电线路2580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1425台,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强劲动能。

全力做好电力保供稳供。坚持政企协同,统筹好源网荷储各环节,争取最大市外来电不低于600万千瓦,按时投运迎峰度夏、度冬工程,构建100万千瓦需求响应资源池、260万千瓦错避峰能力,坚决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民生用电底线、不碰拉闸限电红线。完善“煤改电”及学校、医院等重要民生客户用电监测、应急处置机制,保障客户用电无忧。推行“四化”保电模式,确保重要活动、重大节假日保电万无一失。

创新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落实服务蒙阴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八项措施,推动平邑绿储等6个项目早日并网,大力支持企业申报全省2025年储能示范项目,助力新型储能装机突破百万千瓦。全力服务全市百园千企“光储用零碳行动”,配合打造300个零碳园区(企业)。挂牌成立虚拟电厂服务中心,服务建成3家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达到9万千瓦。

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认真落实《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政策要求,积极支持“千乡万村驭风”“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服务230万千瓦风光项目“早并多发”,助力全市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建立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接入受限排队信息线上线下“双公开”机制,构建公平透明的服务生态。我们积极开展“服务企业节能降本降碳”专项行动,并为客户制定“一企一策”的降本方案。强化电碳协同,超前开展涉碳重大问题研究,加强输配电环节碳足迹管理,服务绿证交易突破1000张、绿电交易7200万千瓦时。

高效服务群众绿色出行。优化充电设施网络布局,新建、改造公共直流充电桩400台,建成10个居民住宅小区统建统服公共充电站,方便群众绿色出行。加强全市充电站配套设施运行维护,确保可用率稳定在99%以上。持续推行居民充电桩“无证明”极简办,创新推出公共充电桩报装“一件事”,让企业、群众办电更便利。

全力加快提升供电可靠性。全力提高配电网供电保障、应急处置能力,2025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976%。开展高层住宅小区供电电源补强工程,对349个单电源供电的二类高层小区进行双电源建设改造,为小区供电加上“双保险”。全面推行“转供+带电+旁路+发电”综合不停电检修和低压带电作业,增配大型发电车3辆,综合抢修车6辆,全年不停电作业化率提升至95%以上。健全“先复电、后抢修”机制,高效运行城区标准化抢修站点,打造核心城区“10分钟抢修圈”,实现全业务流程“再快一分钟”。在老旧社区、城中村加装中级漏保开关20万只,持续筑牢防漏电、保安全防线。

打响新时代“户户通电”攻坚战。加快非直供电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升级,年内完成645个非直供电小区“一户一表”改造接收,让13.3万户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创新推出惠民利企服务措施,推动符合条件的沿街商铺、公寓住宅、农田排灌等实现“一户一表”,标准化园区企业实现“一企一表”。推动2634名电力网格经理深度融入政府网格,加快实现“涉电诉求不出网格”。

持续降低企业办电成本。全省率先将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全量民营经济企业,由供电公司直接投资至电能表。将进一步优化住宅小区供电电源接入标准,并将用电容量在8000千伏安及以下的用户就近接入公用线路。全面推广接电工程“临正结合”,服务客户在临时用电阶段同步制定正式用电方案,减少重复投资。对合法取水的农村排灌用电,延伸建设低压主线,优先采用低压供电,免费提供并安装表前线。

不断提高“获得电力”便利度。对重大项目建立“一户一档”,提供从受理到接电“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早接电、早投产。持续丰富“政务+电力”服务场景,推广“企业开办+用电报装”“工商变更+客户更名”“光伏备案+并网申请”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实现客户“零跑腿”。推动实现省级园区企业“开门即接电”。开通“党支部书记直通车”,由党支部书记接听受理客户疑难诉求,为客户办实事、解难题。

深化落实“电惠万企”专项行动。用好“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推送能效账单和分析报告,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建立“电e金服”临沂分中心,重点面向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推广电费金融、保证保险等普惠金融服务。指导市场化客户用好“网上国网”APP“慧买电”功能,自主优化用电曲线,合理选择零售套餐,降低购电成本。

电力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农田机井、产业用能设备运维监测和上门服务,全力做好春耕春灌等农时供电保障。推广农业生产分时电价、粮食初加工用电价格等政策,节省农业客户电费支出。深入开展电靓和美乡村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三线搭挂”、老旧电能表箱更换等治理。高质量完成平邑县柏林镇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区帮扶任务,举办电力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论坛,打造“红区+绿电”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实践。精准落地280万元国网捐赠项目,助力定点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

高质量共建共享能源大数据。发挥电力运行“晴雨表”作用,创新拓展经济、民生、环保等领域“电力+”大数据产品,构建能源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火石”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等更多特色产品。用好电力数据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穿透作用,为高效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安连荣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