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农产品+”绘就消费升级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15:09:00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日前发布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不断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暑期以来,全国多地积极打造“农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映衬出国内大市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集中推介特色农事品牌

持续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方案》提出,要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土特产”集中推介等系列庆丰收促消费活动,带动各地培育一批特色农事节庆品牌,活跃城乡消费市场。支持各类展会及行业协会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推动形成以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引领、行业性展会为骨干、综合性展会为重点支撑的多层次产销衔接、消费促进平台矩阵。

  全国多地借势发力,开展多种类型的展会、购销活动,助力农产品流通。

  在山东,以“助力农产品上行 提振农村消费”为主题的山东供销济南智慧农贸城农产品产销对接暨“盛夏消费季”活动于近期举办。活动重点推介济南智慧农贸城,并通过现场互动连线的方式展示山东供销在全链条、多领域的高效服务模式。围绕促消费惠民众,济南智慧农贸城以“盛夏消费季”活动为开端,采取季度主题、月度主题等形式,将在中秋、中国农民丰收节、双十一、元旦、春节等重要农时节点、节庆,筹划办好标志性系列化促销活动,切实满足周边群众的消费需求和B端大客户的购销需要。活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政策支持,用好用足国家提振消费、建设城郊大仓基地、保障粮食安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政策资源支持农贸城运营发展,在道路交通、公交运营、市场监管、活动组织等方面切实优化农贸城运营环境。同时,依托周边明水古城等文旅资源,推动“文旅+商贸”融合发展,支持农贸城加快构建“农贸+美食+休闲+社交”四维生态圈,尽快打造成为“济南东部最具影响力的一站式农贸综合体”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大平台,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在江西南昌,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东部片区)于7月底举行,吸引了全国200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及600多家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共谋合作新机遇,大会成交和签约金额超100亿元。江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会通过“展销+洽谈+签约”一体化模式,有效促成各方深化交流、深度合作,下一步将持续跟踪签约项目落地,推动更多“赣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持续推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一方面,挖掘重大节庆展会潜力。充分发挥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打造美食集市、民俗体验、农事研学、休闲观光等沉浸式消费场景,吸引城乡居民消费。2024年,各地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另一方面,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土特产”走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推介周系列活动,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呈现出购销两旺态势。同时,推出3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促消费行动,指导大型电商平台设置“土特产”销售专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今年10月将在天津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聚焦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产业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充分展现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就,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业态,活跃城乡消费市场,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以赛为媒串联多场景

整合文旅资源实现消费联动

  《方案》提出,要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引导各地结合“跟着赛事去旅行”“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等体育赛事品牌活动,实现消费联动。各地以赛为媒,串联特色农产品、市集、美食等场景,催热假日消费市场,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麻林瑶族乡依托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整合文旅资源,探索“体育+文化+旅游”融合新模式。7月,该乡首届“石榴籽”杯篮球争霸赛开赛。赛前,麻林瑶族乡邀请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和自媒体、电商专家,为30余名村民开展乡村主播培训,围绕账号运营、产品展示、直播话术等实操教学,助力村民掌握“云带货”技能,推广麻林冬笋、高山黄桃、猕猴桃等本地特产。“我想通过直播卖货,课程里的选品和定位太实用了!”大圳村学员兰方仁难掩激动。赛事期间,村民主播热情代言家乡特产,同步举办的绿色农产品市集人气高涨。富硒米、九制黄精、瑶乡玉竹片等数十种产品吸引游客驻足采购,日均待客超1000人次。在瑶乡芳妹子的直播镜头里,特色农产品与赛事热闹场景相映,勾勒出鲜活的乡村图景。“麻林瑶族乡将持续深化‘体育+文化+旅游+特色资源’融合模式,推动瑶乡优质农产品和生态文旅资源走向更广阔市场,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将体育赛事与本土资源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赛促产、以产富民”的新路径。在村台球联赛中,赛事奖项别具匠心,冠军奖励200斤以上的黑猪一头,亚军、季军分别获得黑鸡、黑茶等特产,四至八名队伍获赠“五黑”大礼包(黑粮、黑果、黑茶、黑鸡、黑猪)。这些奖品既是荣誉象征,更是对黟县“五黑”特色农产品的积极推广。赛事期间,当地黑猪销售额同比增长40%,黑茶订单量翻倍,真正实现了“赛场连市场、奖牌变品牌”。

  江苏“苏超”的举办点燃了全民足球热情,“赛事+市集”双线联动,打造消费新场景。江苏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将体育赛事与地方经济、农产品推介深度融合,结合各地观赛活动,组织各式各样的“供销市集”,促进农产品销售,为夏日经济注入新活力。赛事期间,在南通市如东县县域核心商圈,县社下属“如意东方”品牌旗舰店化身巨幕观赛厅,为球迷提供专业级观赛体验。现场特别设置特色产品展销区,狼山鸡、海苔、豆腐乳等非遗美食与胚芽米、玉米等农产品同台亮相,配合茶食、包子等即食产品及瓶装水供应,构建起“观赛—品尝—购买”的完整消费链条,营造出“足球+美食”的夏夜经济生态,让市民在感受足球激情的同时,深度体验特色农副产品。

  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农业生产,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已达3.6万个。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方案》的一系列举措,瞄准农产品加工的“创新点”,打通产销对接的“关键点”,呼应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目标,有望进一步提升消费质效。期待政策加速落地见效,让更多优质农产品香飘大市场,绘就消费升级新图景,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