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北曲周:“土味资源”种出绚丽科技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19:08: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白丽英)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前河东小学“龙韵”工作坊里,五年级社团的学生们有的用直尺测量龙灯骨架角度,有的在电脑上调试LED灯带编程参数,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玉华的徒弟邓志涛在一旁演示传统龙灯扎制技法。这是该校“校园龙灯STEAM+教育实践模型”的日常课堂场景,该项目于近日成功入围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公益博览会,成为曲周县科学教育县域实践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曲周县立足本地实际,将本土资源变身“科学教材”:强化资源融合,织就“科学网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点燃“科学火种”;组织实践活动,激活“科学基因”,让“土味资源”种出了绚丽的科学教育之花。

“土壤pH值5.6,适合种植耐酸性作物。”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田间课堂,第四疃镇的中学生们手持检测仪记录数据。实验站开发的“土壤科学”“节水灌溉”等课程,让学生们在田间实验中触摸现代农业的脉搏。而在曲周镇前河东小学,龙灯非遗与科学教育碰撞出火花。校长袁艳萍展示着学生们的成果:传统竹骨龙灯装上了传感器,舞动时能根据力度变化发出不同音效。“孩子们用数学计算龙身弧度,用物理分析摆动原理,这就是最好的跨学科实践。”

“机器狗的传感器就像人的神经网络!”赵庄小学六年级学生赵紫希在日记本上认真写下观察心得。科普大篷车驶进校园,县科协工作人员带来了三只机器狗。看着机器人随着指令穿越障碍、奔跑跳跃,科学教师刘丽娟笑着说:“过去讲人工智能要靠想象,现在孩子们能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如今,全县31个创客科技室与100余个科技社团,为孩子们打开了科技之门。

小河道小学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聘任仪式。晨光集团研发负责人程远欣接过聘书,成为该校科学副校长。“企业实验室将向学生开放,让他们看到课本知识如何变成产品。”截至目前,曲周县已聘请科技企业专家、100余名研究生担任科学副校长或辅导员,构建起校内外协同的科学教育网络。

“哪个颜色蛋壳的鸡蛋更有营养?”南里岳镇马兰小学的课堂上,中国农大研究生谭艳抛出问题,立刻引发学生们热烈讨论。作为绿色鸡蛋科技小院院长,她每月都会来到学校开展科普活动。这种“科研人员进校园”的模式,已让8000余名师生受益。在第四疃镇第二中心小学,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站长助理王绍雷刚结束乡村振兴讲座,就被一群追问“生态农业”的学生围住。“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往往就藏在这些互动瞬间里。”曲周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永朝介绍,通过专家讲座、优质课评比等方式,全县科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持续提升。

前不久,在第八届河北省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暨人工智能创客竞赛上,曲周学子斩获初中、高中组双冠军。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曲周县学子在各类科技赛事中摘得ENJOY AI全球总决赛一等奖3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20余项。

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从非遗工坊到创客空间,曲周县以创建省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将本土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这种充满“土味”的科学教育模式,让学生爱上了科学,让他们心中的科技创新种子开出了绚烂花朵。

作者:周洪松 白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