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展“县”新风采丨 “桥头堡”⇌大湾区 双向奔赴闯新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9:4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县域是重要支撑,也是潜力所在。专栏《展“县”新风采》,看县域经济活力涌动的新气象。

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围绕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培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在贵州黎平经济开发区中潮工业园区内,贵州鑫华驰高分子材料公司生产的22吨PE保护膜被装运上车,分别发往广东和江苏。

这家公司是黎平县从广东东莞引进的高分子材料企业,项目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11月投产,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家电等领域,主要销往大湾区和东南亚国家。公司董事长钱一平说,选择到黎平投资兴业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

“黎平这里既能够满足我们过去广东客户的需求,还有很多新的市场,比如重庆的新能源市场、贵州的锂电池市场、成都的笔记本市场,我们都能收获一定的客户,成本也能够降低5%-8%,今年可达到1.2亿到1.5亿的产值。”

作为贵州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也是大湾区沿贵广高铁、厦蓉高速进入贵州的第一站,2022年,黎平、从江、榕江三县被赋予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使命。

黎平县抢抓政策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成本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像鑫华驰这样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在黎平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二楼的“黎接即办”窗口,华创林业黎平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莹正在咨询经营范围和生产许可问题。 “这里是全程保姆式的服务,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结合多个部门来给我们解答,并且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好,所以我们对黎平很满意。”

“黎接即办”是黎平县建立的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企业可通过线上线下反映诉求,工作人员根据企业诉求分派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在24小时内反馈,难办件不超过5个工作日。

黎平县投促局党组成员、招商引资代办服务中心主任卢万强说,黎平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在用水、用电、用工、用房等要素保障上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企业安心留下来发展。“2022年以来,我们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项目转移是30个,实现产业到位资金15.82亿元,包括新能源、特色食品、茶叶、中药材等产业。”

在做优服务的同时,黎平县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深化合作,立足油茶、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打造了黎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城北现代工业园、黎平县电商产业孵化园等产业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在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新一批发往大湾区的订单。公司董事长李小娟介绍,去年公司与佛山大学合作共建“黔东南州霞宇油茶产业研究院”,帮助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开展合作项目以来,企业获得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专业人才,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油茶的种植加工、产品研发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像我们以前的茶枯粉,还有茶壳,都是当成很廉价的东西卖掉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把它变废为宝,做成产品。同时拓展了销售渠道,沿海城市占比60%以上。”

自粤黔协作开展以来,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黎平小组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4亿元,实施项目92个,2024年,推动东部地区采购黎平农特产品2.505亿元。黎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东南工作组黎平小组组员丁书华说:“黔东南工作组黎平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以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为重点,助力黎平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筑巢引凤厚植兴业沃土,今年一季度,黎平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落户企业也跑出发展“加速度”,实现共赢的双向奔赴。

在贵州鑫华驰高分子材料公司,新的研发大楼正在建设,明年底将完成17条生产线的安装,届时产值可达3亿元。公司董事长钱一平信心满满地说:“我已经是新黎平人,我的户口也是黎平户口,贵州让我们有了新的更多的遐想空间,更多的奋斗目标,我们也很有信心在这块土地上做出更大的事业。”

记者: 佟文玲 黄静 石垚 黎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