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热爱播撒科学火种 以坚守深耕科研教学 ——专访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王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14:42:00    

在科学的浩瀚星河中,总有一群人以智慧为灯,以热情为桨,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让科学之光普照大众。他们,是科普的使者,是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启迪。值此全国首个科普月活动来临之际,推出“科普合伙人”专栏,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科学的魅力。

“从课本里的牛顿、爱迪生,到身边的良师益友,科学的种子早早就在我心里扎了根。”谈及与科学结缘的初心,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王晓眼神里满是热忱。这份源于少年时代的兴趣,不仅支撑他走上科研与教学之路,更让他成为学生科学梦想的“引路人”。


01

初心

从课本到现实 科学梦的萌芽与传承



王晓早年的科学启蒙,源自中小学课本中那些广为人知的故事,牛顿因苹果落地而探究万有引力,瓦特借开水沸腾改良蒸汽机,爱迪生以千余项发明照亮世界……这些故事于他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而真正促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是他在求学与成长过程中所遇的“引路人”。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由徐群和教授、余威明副教授等组成的优秀教师团队,对我的科研成长之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王晓满怀感激地回忆道。这支由资深专家和青年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以其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学术研究作风,不仅帮助他夯实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让他深刻领悟到“科研工作绝非天马行空的空想,而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过程”这一宝贵的人生哲理。

如今,王晓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始终铭记恩师们的谆谆教诲,将这份对科学真理的敬畏之心与对学术研究的热忱之情,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求知若渴的青年学子。


02

深耕

教学与科研并行 在探索中破解难题



目前,王晓主要负责单片机控制原理、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技计划项目——“数智乡村信息化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在教学与科研这两个领域中,他始终秉持严谨的态度。

当谈及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时,他分享了自己的应对策略:“首先会借助网络和期刊查找学术论文、电子资料,了解该领域专家的解决办法;若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便会向身边的同事咨询,或向相关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请教。”在他看来,科研并非“闭门造车”,而是一个“开放协作的过程”,借鉴他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难题的关键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王晓善于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真实案例引入知识点,穿插视频直观展示原理,再配合课堂互动与科学实验,将抽象的科研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我期望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寻‘为什么’‘怎么做’。”他表示。 

03

播撒

200余场科普宣讲 让科学“活”起来





除校内教学工作外,王晓亦积极投身科普事业,先后组织并主讲200余场科普宣讲活动,为青少年儿童播撒科学的种子。在他看来,科普的核心在于引导孩子“动手参与”,而“DIY”是最为适宜的方式。

“例如教授小朋友制作霓虹灯,利用面包板、发光二极管、电阻和杜邦线,便能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效果。”王晓微笑着回忆道,每当小朋友亲手点亮自己制作的霓虹灯,脸上流露出激动且兴奋的神情,这便是他坚持开展科普工作的最大动力。“我坚信,这些‘亲自动手做’的体验,会使科学在他们心中扎根生长,未来他们或许会成长为各个领域的发明家、工程师。”

对于当代大学生,王晓寄予了殷切期望:目标的达成并非一蹴而就,前行的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每一次科学实验,借助老师和学长积累的经验,争取取得比他们更优异的成就。

他特别强调,要将个人兴趣、专业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选择自己热爱的领域,让工作不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更是对兴趣的追求、对理想的践行。同时,他对学校的科研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工贸学院始终重视学术研究,出台相关文件、提供资金支持,老师们积极编写教材、申请专利,师生们专注于课题研究与技能竞赛,这样的环境能够让每个人的科研梦想得以实现。”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教学传承亦不会停歇。无论是作为教师、科研工作者,还是科普志愿者,王晓都将继续以热爱为指引,以坚守为支撑,在科学与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记者: 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