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
由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的
“一路生花——媒体看青城”活动(第四期)举行
来自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媒体以及自媒体的
20余名记者深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探访当地文旅融合亮点与工业创新成果
解码托克托县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
生物医药、现代煤化工等领域的
蓬勃发展密码

博物馆里“触摸”历史文脉
调研首站,记者一行来到托克托县博物馆,这里独特、璀璨的历史文明令人惊叹。据讲解员刘彩霞介绍,托克托县博物馆始建于1992年,建馆时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规模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后经扩建,总占地面积达到6300平方米。馆内常设四大展厅,即生物化石标本展厅、历史文物展厅、历代货币展厅和黄河民俗文化展厅,生动呈现了位于黄河几字湾地区的托克托县悠久的历史文脉与淳朴的民俗风情。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博物馆地方民俗展馆展物
馆内,从新石器时代文物到辽金元特色钱币,从生物化石标本到农耕游牧文化交融的实物展陈,5000余件珍贵的藏品诉说着托克托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故事。县名的渊源、云中郡的繁荣、多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记者们沉醉于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解说中,并不时用手机扫码查看文物的详细介绍。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博物馆展品
这趟博物馆之旅给央广网记者刘一晨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表示:“通过参观和聆听讲解,我了解了托克托县的历史发展沿革,从海生不浪文化到中原王朝的更迭,再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深刻感受到这里作为多民族融合前沿之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此外,我在这里还看到了丰富的货币形态,仿佛感受到千百年前经济繁荣的盛况。”

媒体记者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博物馆拍摄

“渔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
来到黄河印象观景平台,记者们纷纷登上玻璃栈道,俯瞰山林湖畔美景,欣赏黄河蜿蜒流淌之势。随后,媒体团抵达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在园区负责人王勇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鱼文化馆、中医理疗馆和温泉民宿等地,并品尝了渔乡特色美食,在体验闲适舒畅的乡野生活的同时,深刻感受“渔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黄河印象观景平台


俯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
王勇向记者介绍道:“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依托黄河生态资源,打造集休闲垂钓、鱼产品深加工、温泉民宿、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实现由单纯的水产养殖向渔文旅综合体转型,提升渔业附加值。今年开门纳客以来,预计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为12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并辐射带动周边万亩水产养殖,成为托克托县推动‘渔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一景
来自中新社的记者张玮是土生土长的托克托县人,在参观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后,她颇有感触:“这一项目打破了当地多年来旅游业的发展瓶颈,将‘文旅+农业+渔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带动当地百姓挖掘发展潜力、激发创新活力,托县在文旅业发展方面将迎来新的机遇。我也将通过真实的笔触,让更多人认识这个坐落于黄河岸边的小县城,喜欢上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人文。”

媒体记者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采访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星空露营

工业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在了解了托克托县历史文化脉络、体验乡野生活后,媒体团来到内蒙古托克托经济开发区,了解到这里已形成生物医药、现代化工、清洁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和循环经济、现代物流两大配套产业的发展格局,并参观调研了两大重点企业。
记者一行首先来到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主营辅酶Q10、DHA藻油、维生素K2等高新技术产品,所生产的营养强化剂和生物医药类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该公司副总经理赵江波的讲解和带领下,媒体团不仅了解了企业发展情况,还深入辅酶Q10生产车间,了解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制备流程。

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合成生物研发中心)控制中心

俯瞰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合成生物研发中心)
赵江波介绍:“当前,我们还有多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辅酶Q10改扩建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在建的研发中心预计于今年年底投用。此外,我们还将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代糖、食品与保健品、医药原料药、医美化妆品4大生产基地,实现‘从一粒玉米到一颗胶囊’的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合成生物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最后一站,记者们来到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是中国领先的化工及新材料专业生产企业,主要从事甲醇、聚乙烯、聚丙烯、丁二烯等化工产品及其他相关深加工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负责人的讲解下,一行人详细了解了企业的主营业务、生产布局、发展规划等情况。
“我们公司依托煤基新材料技术,不仅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和废水零排放,还向下延伸聚乙醇酸、聚甲醛等高端产业链。”企业总工程师林祥权说,“当前,我们正在推动煤化工向绿色化、精细化转型,未来将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的循环经济集群。”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对此,人民网实习记者王瑞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说:“工厂的规模和建设令我很震撼,产品生产流程也让我感受到了化学的奇妙。从单一的煤炭原料到加工出多样的化工产品,每一步转化都充满了科技的魅力。尤其新材料还将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而且更加高效、低成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到蓬勃发展的乡村文旅
再到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
托克托县正以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为双翼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这也是呼和浩特市完善产业格局
激发创新活力、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缩影
在首府“步步生花”的高质量发展征程中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攀升
一幅更加美好的发展画卷正徐徐铺展
丨来源:青橙融媒(文字:实习记者赵宇昕、实习生贺子腾;图片/王劭凯)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