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乡村“靓颜值” 焕发“新价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1:03:00    

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整洁的道路将田园与民居紧密相连;村子中间,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绿意盎然;文化墙散发着传统文化韵味,农家小院里花草环绕,干净清爽……盛夏时节,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双河村徐村中心村呈现一派现代新农村的美丽景象。

昔日“脏乱差”,如今“颜值靓”。双河村的蜕变是鸠江区全域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当前,鸠江区正通过推进人居环境“五百计划”,即打造100公里示范道路、100条清洁沟塘、100个美丽村庄、100户美丽庭院,培育100名和美乡村“先行官”,努力绘出“路净、水清、村美、业兴、人和”的乡村新图景


1

党员表率 群众参与

白茆镇大江村地处长江岸边、水系丰富,池塘沟渠纵横交错。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河道环境管护面临挑战。今年以来,大江村积极响应“五百计划”号召,通过党员做表率、群众齐参与,让水面“清”起来、乡村美起来。村“两委”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组织老党员、退休村干部、村民代表成立河道整治先锋队,将全村40个池塘、55条沟渠划片包干,5200米长江岸线清洁也落实责任到人。

“先锋队定期行动,清理水体漂浮物和农业生产废弃物,拔除沟渠旁杂草,规整乱堆乱放杂物。现在,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江堤整洁、水清岸绿。”大江村党总支书记陈海波告诉记者,在党员带动下,广大群众纷纷加入清洁乡村、扮靓家园的队伍。

“我既是‘五百计划’的政策宣传员,也是村民身边的勤务员。”二坝镇天河村的驻村选调生潘瑞雪告诉记者,她协助村党委构建“党员中心户+责任区”机制,将全村划分为8个责任片区,发动党员带头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建立“党员河长+网格员”巡查机制,确保河畅水清。

“今年已累计动员村民投工投劳500余人次,疏通沟渠3公里、清淤当家塘20口。不少村民自愿让出门前空地,用于道路拓宽。”天河村党委书记刘仕龙说,在村民的支持下,村里还新建了1500平方米党建文化广场,硬化了村道2700米


2

比挣“积分” 文明成风

就在大江村、天河村通过党员带动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时,汤沟镇前进村通过“积分超市”也点燃了群众热情。在前进村黄吴中心村,柏油路平坦宽敞,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村口的景观节点将红色文化与村庄简介融为一体。据了解,前进村自2023年开始推行积分兑换制度,将村庄治理的多项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有效激发了全体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这些事务包括人居环境治理、互帮互助等,村民参与即可获得相应积分,1个积分对应1元钱,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前进村党总支书记张秀龙说。

在村部的“积分超市”里,记者看到米、面、油与各类洗涤用品等摆放在货架上,墙上张贴着《积分兑换表》。“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村里的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活动,都有相应积分。”前进村村民朱代新乐呵呵地说,“既能为村里出份力,又能换到实用东西。”

如今,前进村的家家户户都在比谁卫生好、比谁庭院美、比谁“积分”挣得多、比谁好事做得多。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该村为村民兑换积分7万余分;前进村先后获得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为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鸠江区56个行政村中大多数村均推行了积分制,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热情和动力。”鸠江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孙安平说,积分制兑出了基层治理的动力,也兑出了大家的“幸福感”


3

美了环境 多了收入

目前,鸠江区正积极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采取多种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2024年,鸠江区启动“摇钱树”工程,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种植高效经济苗木,既美化村庄环境,又增加收入。沈巷镇四连村结合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充分利用农村“四旁”种植青梅、桃树、柿树、枣树等经济苗木,并与有关企业签订青梅等果实购销协议。

每年3月底至4月上中旬,白茆镇套北村的4000亩油菜花海翻涌着金色波涛,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赏花游”已升级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金招牌”。“游客可乘坐小火车寻觅春色,或乘坐热气球在空中赏花,还可在‘花田火锅’中品味舌尖春天。”白茆镇套北村党委书记姚军亚说,“赏花游”的内涵和外延都在逐步拓展,现已涵盖农事研学等10余项活动。

“今年油菜赏花季,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还带动菜籽油、芜湖大米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姚军亚说,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套北村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融合发展,构建了“春赏花、夏采摘、秋丰收、冬民俗”的旅游格局;总投资9400多万元的白茆镇农旅研学基地一期项目预计今年8月份竣工开业。

“看到村庄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好,我选择了回村创业。”前进村村民汪勃曾在江苏无锡做生意多年,2024年回村创办了家庭农场,承包了村里的58亩水面养鱼,并开发休闲垂钓项目。

“我们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位一体’,以无为大堤生态廊道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努力将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成为点线结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长江最美生态湾,用天门碧水、城水相融的生态画卷串起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鸠江区委书记方忠说。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唐旭

编辑:吴越

校对:强黎明

审核:管大烈

平台运维:鸠江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鸠江”

如果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私信小编予以处理

点分享

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