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欧贸易谈判症结难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07:50:00    

美欧之间的贸易谈判再次走到十字路口。虽然特朗普政府将“对等关税”暂缓期截止日期从7月9日延长至8月1日,但双方紧张气氛并未缓解。一方面,美国以关税为施压工具,要求欧盟作出一系列经济和监管让步;另一方面,欧盟各国则在“原则性协议”与保护本国核心利益之间艰难平衡。尽管谈判尚未完全破裂,但双方分歧明显,症结难解。

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近日表示:“欧洲没有人希望局势升级,没有人希望爆发冲突。”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对此回应却犹如“一记暴击”。7月3日,正在华盛顿与美方代表会晤的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被告知,美方不排除对欧盟进口食品征收17%的关税。2024年,包括葡萄酒等产品在内的欧盟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480亿欧元。目前尚不明确该关税是新增措施,还是作为对特朗普政府早前加征关税威胁的替代方案。对于欧盟而言,在原来7月9日最后谈判期限之前数日突然发出的这一关税威胁,标志着跨大西洋贸易争端的升级。

美方此次谈判策略以关税为核心工具。自2025年初至今,美国已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特朗普政府希望欧盟从美国进口更多产品,例如天然气、汽车和军火,并要求欧盟给予美企监管豁免,还反对欧盟的消费者和气候保护法规。美方还认为,一些欧盟国家征收的数字税以及欧盟委员会针对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反垄断行动是不公平的。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欧盟坚决拒绝美国提出的“对等开放”要求,尤其不愿在科技监管领域让步。欧盟警惕美国试图为其企业谋求“超国民待遇”,认为这一举动破坏内部统一法规,激化公众情绪。在当前对大型科技平台普遍持谨慎态度的舆论氛围下,欧盟各国领导人难以轻易妥协。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来自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认为欧洲应继续执行其法律,即使这会损害与特朗普的关系。

欧盟也在酝酿反制方案,欧盟曾决定对总额210亿欧元的进口美国产品加征最高50%的关税。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正筹备总额达950亿欧元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对飞机、食品等重点领域产品的反制措施。

不过,欧盟的立场也并非一味强硬。事实上,欧盟愿意与美国协商谈判,包括增加从美国的进口等。然而,欧盟委员会已排除修改欧盟法律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在对互联网公司的罚款方面,欧盟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但拒绝作出具体让步。

尽管欧盟委员会作为对美谈判统一代表发声,但成员国内部意见并不一致。德国出于对汽车产业等出口行业的保护,更希望尽快达成协议。德国总理默茨表示:“与其缓慢而复杂地采取行动,不如迅速而简单地采取行动。”他指出,化工、制药、机械、钢铁、铝业和汽车产业目前均承受沉重的关税负担。

意大利则出于维持与特朗普政府良好关系的考量,主张采取妥协立场。一位欧盟外交官透露,意大利“非常渴望保持良好关系,并愿意接受很多”。对其而言,10%的关税“影响不大”。

相较之下,法国与西班牙则持更强硬立场,强调必须维护欧洲的价值观与政策自主,坚决反对“不对称让步”。部分中东欧国家则担忧,欧盟对美贸易顺差基本是由欧洲主要工业国家所产生的,如为维持欧盟统一而牺牲本国产业,将承受过大代价。

由此可见,欧盟在谈判桌上的统一性受到挑战,欧盟委员会争取成员国授权时面临极大压力。

相比之下,坐在谈判桌另一头的美国策略明确。欧委会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已制定了三种方案:已“原则上达成协议”的国家将维持10%的关税,稍后可能进一步降低关税;对于未能达成协议的国家,关税将恢复到4月份宣布的水平,直至达成协议;对于美国认为没有真诚谈判的国家,将提高关税。

欧盟似乎已做好接受折衷方案的准备。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表示,欧盟与美国在最后期限前“不可能”达成最终协议,双方目标转向一项不具细节的“原则性协议”。她强调:“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年贸易额超过1.5万亿欧元,结构极其复杂。”

在美方和成员国内部双重压力下,欧盟可能接受与美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倾向于接受特朗普对欧盟大多数出口产品维持10%的关税,在此基础上,谋求继续就汽车等特定领域的关税减免进行磋商,以缓和当下紧张局势。

但评论人士指出,这种安排更多是一种“政治止血”之举,难以根除美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数字服务税、绿色补贴、跨境数据治理等议题若无共识,任何协议都可能只是权宜之计。欧盟贸易问题专家大卫·克莱曼则认为,欧盟委员会若接受加征10%关税的美国基准关税协议,将可能“侵蚀基于规则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基本原则,并损害欧盟的战略自主权”。

宏观来看,美欧谈判不仅关乎双边关系,更反映全球贸易治理的变迁。多边主义让位于双边谈判,贸易规则制定权正向少数大国集中。在此背景下,欧盟面临制度自主与市场准入之间的战略权衡。如果欧盟妥协过度,将削弱其在未来贸易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反之,若选择强硬立场,则必须做好面对美方报复性关税的准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蔡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