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让青春与英雄之城发展同频共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9:25:00    

5月25日上午,“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在湖南长沙启幕。作为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工作项目,“创青春”大赛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累计吸引了54万支创业团队、224万余名青年参加,无数创新创业的梦想照进现实,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创业史”。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在武汉这片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上,青春与城市正以“同频共振”的姿态,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赓续红色血脉,熔铸精神品格,是青春与英雄之城的精神共鸣。从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八七会议的明灯指引,从“二七”大罢工的工人怒吼到抗疫斗争的万众一心,武汉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奋斗的足迹。今天的青年,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更需以红色精神为灯塔。在武昌起义纪念馆前,青年学子重温辛亥风云,感悟“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在武汉革命博物馆里,青年志愿者通过沉浸式讲解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在抗疫纪念馆中,青年医护代表分享“白衣执甲”的动人瞬间。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青年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唯有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校准青春航向,让红色血脉化作奋进路上的不竭动力。

勇立时代潮头,彰显青春担当,是青年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新时代的武汉,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是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在洪山实验室,青年科研团队突破技术难题,研发的智能芯片填补国内空白;在长江新区建设现场,青年工程师以BIM技术打造智慧工地,让“中国建造”再添新标杆;在社区治理一线,青年工作者用“数字孪生”技术激活老旧小区,让“智慧社区”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注脚;在乡村振兴田野,青年“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让江夏莲藕、蔡甸西瓜走向全国。青春担当不在空谈,而在实干。青春的价值,从来都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绽放。当青年把创新基因注入城市发展根脉,用数字思维破解治理密码,以跨界视野激活传统产业,实则是在回答 “何为青春、何以担当” 的时代命题。武汉青年正以 “闯” 的魄力、“创” 的智慧、“实” 的作风,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挑大梁,在基层治理创新中敢为人先,在乡村振兴浪潮中争当先锋。

共绘城市蓝图,激扬奋进力量,是青年与城市未来的共生共荣。城市的青春气质,既体现在光谷未来科技城的“云端高度”,更镌刻在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烟火温度”中。武汉以“青年友好型城市”为目标,通过“学子留汉”工程每年吸引30万大学生落户,以“人才安居”计划提供1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让青年在江城安居乐业;而青年则以“主人翁”的姿态反哺城市: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青年设计师用“城市针灸”理念改造老街巷,让百年老宅变身艺术空间;在社区志愿服务中,青年“时间银行”累计服务时长超50万小时;在文化IP打造上,青年团队创作的《知音号》沉浸式演出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让“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文化符号焕发新生。城市是青年梦想的容器,青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当 “青年友好” 成为城市基因,当 “奋斗有为” 化作青春注脚,这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终将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史诗。

“英雄者,国之干;青春者,城之魂。”今天的武汉,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青年以“青春之我”定义“英雄之城”。从光谷量子通信实验室的深夜灯火,到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青春足迹;从社区“共同缔造”的智慧火花,到乡村振兴的丰收图景,江城青年正以奋斗之姿、担当之志、创新之力,在传承中创新,在担当中突破,在奋进中超越。让我们以五四精神为帆,以英雄城市为舟,共同书写“青春向上,城市向前”的时代华章,让青春之花在长江之畔绽放得更加绚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秋寒(武汉市洪山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