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租房遭“空调刺客”,1级能效贴纸遮住5级真标识,一晚就十几度电,房东不承认做了手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20:24:00    


近日,有租户向九派新闻反映,在租房时遭空调“蒙面”刺客,用1级能效贴纸盖住5级能效标识。“这种空调一晚要费好多钱,最近还都是开一整天,一晚就十几度电。”


另一名租户则是在付定金后发现空调能效标识被掩盖,贴纸的二维码扫不出内容,空调销售人员看过后表示该空调是定频空调,只有三级能效,而不是贴纸上的一级能效(共五级)。“我当时找房东和中介,他们都觉得我不可理喻,说我租的是房子又不是空调,但我认为夏天很长,一级能效可以省不少电,而且这涉及房东的信用问题,在这种事上做手脚,后续相处也可能麻烦。”


5级能效标识被1级能效标识贴纸遮住。图/受访者提供


对此,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表示,能效标识是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签,正规标识需经特定认证流程。店家售卖可定做的能效标贴纸,属于伪造能效标识行为,或涉嫌违法。对于租户而言,在发现此类情况时,需搜集和保存证据,通过与房东、中介协商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租户:还不如不贴,被狠狠骗到

小溪(化名)目前在四川成都,近来,成都高温,她在开空调时无意间发现能效标识翘了一个角,透过纸仔细看能看到里面有红色的标识。“我尝试把外层纸撕下来,已经心如死灰了,直接是5级能效!”


小溪表示,之前在网上也看到过有人会买这种纸贴到空调上,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觉得还不如不贴,至少我知道空调能效高,有个心理准备。让我以这种方式知道,真的有种被狠狠骗到了的感觉。”


她告诉九派新闻,她租的房子是民用电,一晚上开空调需十几度电,近来都是开一整天。关于空调,合同里没有提到其型号、耗能等,她只能自认哑巴亏,把帖子发出来也是想提醒更多的人。


小朱(化名)则是在租房时就发现了空调能效标识为贴纸。她告诉九派新闻,自己前一日已交了1000块钱的定金,也看了一眼空调是一级能效。


次日,她约朋友去房子里量沙发尺寸方便买沙发巾,过程中,小朱注意到空调遥控器为翻盖的老旧样式,但小区建好没几年。小朱很奇怪,就去扫了空调能效标识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无效,扫不出内容。


小朱此前加过一名某品牌空调销售人员的联系方式,就把标识和空调外观拍照发给了他。“得到回复这个空调标识是定频空调,总共只有三级能效,这一款空调正是三级能效的。就这样发现了空调能效标识是假的(一级能效,共五级)。”


小朱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中介,中介给她的回复是,房东不承认自己做了手脚,表示空调是新买的,就是一级能效。小朱又尝试报警找警察,“警察也只能劝解,房东坚决不退定金,还没有走签合同的程序,我也不知道房东的任何身份信息,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让小朱感到不平的是,自己去找中介和房东时,对方都觉得她不可理喻,“说我租的是房子又不是空调,空调几级能效有那么重要吗?”


小朱表示,近年来夏季气温高,需要开空调的时间更长,一级能效可以省不少电。此外,在这种事情上动手脚,让她对房东的观感不好,“涉及他的个人信用问题,我担心后面退租转租也会扯皮。”


【2】店家称提供二维码就可定做,律师:覆盖真实能效标识或涉嫌欺诈

九派新闻在电商平台查询,发现有不少空调能效标识贴纸售卖,部分店铺还支持二维码定做。一名店铺的客服人员称,只要消费者能提供和空调型号信息一致的二维码,就可以定做出来同款。“你提供能扫出来(信息)的,我就能做出来,价格贵一点。”


空调变频能效贴纸。图/电商平台商品截图


根据产品执行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目前有两种等级划分方式。一种分为5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一种分为3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称为节能型产品;等级3为市场准入指标。此外,标识上还包括了产品的生产者、规格型号、能源效率等级、能源消耗量、执行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编号等基本信息。

店家售卖此类标识是否合法?若标识被用于不当途径,店家需承担责任吗?租客遇见上述情况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对此,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表示,店家售卖此类标识的行为或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是违法的。能效标识是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签,正规标识需经特定认证流程。店家售卖可定做的能效标贴纸,属于伪造能效标识行为,或涉嫌违法,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处罚。


若店家明知买家将用于不当途径,如覆盖真实能效标识进行欺诈,仍予以售卖,需承担法律责任。若商家无主观故意,通常不直接对租客承担责任,但因售卖行为本身违法,也面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如罚款等。


从法律角度来看,租客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是收集证据,如空调能效标识的照片、视频,能证明空调实际能效的电费清单,与房东、中介关于此事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之后,尝试与房东、中介协商,指出其行为可能构成违约或欺诈,要求房东退还定金,更换符合能效标准的空调或降低租金以弥补能效差价。


若和房东协商无果,租客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反映房东和中介的欺诈行为,也可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反映中介和房东在租赁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还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


若房东的行为给租客造成了实际损失,如电费增加等,租客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房东的违约责任,要求赔偿损失。也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欺诈为由,要求房东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