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向“新”而行促产业兴旺——辽宁朝阳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8:04:00    

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积极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集聚发展,依托现有企业,推进延补建强,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独具朝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为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内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受访单位供图)

依托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在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成型车间,操作工生产的每条轮胎都被“成型信息系统”进行采集,工人可以对胎胚重量、轮胎缺陷等情况进行快速检测。

据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树平介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2021年,企业投资搭建了数字化管理系统,涵盖技术、生产、销售、能源管控和安全等各个方面,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

“仅2022年,公司以‘数字化平台为支撑,系统协同优化,产品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挖潜项目,创效达1718万元。”杨树平说。

“通过数字化改造,公司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得到强化。”据杨树平介绍,该公司获得了辽宁省智能工厂、辽宁省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辽宁省数字化车间、辽宁省5G全连接工厂试点等称号。

近年来,朝阳市坚持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据统计,截至目前,朝阳市累计完成数字化赋能升级企业357户,近60%的规上企业实现了“智改数转网联”。获得国省两级荣誉累计达到14类55户企业109项。其中,国家级智能工厂1个、创新领航应用案例3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5个、试点示范1个,省级智能工厂8个、数字化车间43个、数字化转型标杆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5G全连接工厂5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示范2个。

图为位于朝阳市双塔区的低空智联指挥中心。新华网发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新兴产业​

走进位于朝阳市双塔区的低空智联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巡查巡检平台,实时观测朝阳凤凰山景区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无人机采集的影像数据实时回传指挥中心,系统搭载的AI算法能精准识别自然灾害、水体污染、烟雾火源等10余种异常情况,一旦触发预警,将立即启动‘识别-定位-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朝阳市双塔区低空办负责人说。

据了解,为提升凤凰山景区日常管理和森林防火巡查巡检智能化水平,朝阳低空产业凤凰山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期间,在凤凰山、大凌河周边建设5个无人机临时起降站,并在凤凰山旅游服务中心设立朝阳低空智联指挥中心,实施日常巡检、应急响应、物流闪送等尝试性应用场景,覆盖面积2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985次日常巡检任务,参与演习204次,显著提升景区管理效能。

“朝阳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产业基础,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沃土。”朝阳市双塔区低空办负责人说:“年均330天的适航条件,配合1万平方公里的可辐射使用空域,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想环境。同时,依托金达高端航空航天海绵钛、辽宁远信无人机固态电池等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从材料研发、设备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朝阳凌源市成为“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辽宁创新孵化基地”;飞行培训形成“南有广汉,北有朝阳”的发展格局;朝阳低空产业凤凰山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成为辽宁省首个120米以下低空产业应用场景……近年来,在政策引领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一大批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业态模式持续上新,朝阳市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三年,朝阳市计划推进多个重大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制造、文旅融合以及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朝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朝阳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图为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受访单位供图)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赋能产业升级

走进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DCS自动控制中心,数字化全景监控界面跃然眼前。技术人员依托集成化控制平台,实时监控产线动态数据,并下达操作指令。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瞄准高端市场,聚焦自身核心能力建设,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全面启动“强链、延链、补链”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据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宪介绍,多年来,公司秉持质量优先原则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曾先后获得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及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涵盖多个关键产品和关键工艺。

除了企业自主研发,科研单位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赋能制造企业实现技术升级。

朝阳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远景储量预计超200亿吨,由于是混合精矿,目前的生产工艺均不适用于钒钛磁铁矿精矿的处理,这成为制约朝阳钒钛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针对朝阳钒钛资源特点,朝阳鑫瑞钛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东北大学等进行深度合作,研发出“短流程钒钛铁分离工艺技术”,该成果不仅达到了国家标准,而且完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为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公司于2024年启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集资源开发、技术研发于一体,全部建成达产后,将产出钒钛铁、电解液、低钒合金等系列产品,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将有效延伸钒钛产业链条、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质效,并带动朝阳地区储能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钢铁冶金等产业深入发展。

近年来,朝阳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推动“关键变量”尽快成为“最大增量”。

据朝阳市科技局副局长庄维多介绍,2024年,朝阳市新建省级科技创新中心14家,双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成投用。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35个,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85项,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地建设持续推进。截至目前,朝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有1309家,雏鹰瞪羚企业总数达152家,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新华网 刘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