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年1—5月,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7:57:00    

7月11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场)在广州召开。记者获悉,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而今年1—5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4月起,专题调研组深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组织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调研30余家企业,征求了21个地级以上市、30多个单位、23个省基层立法联系点、50余名专家学者意见,深入分析广东产业发展优势。

调研报告显示,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综合实力显著。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机器人相关产品出口457.4亿元,增长19.6%;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992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68万台,同比增长31.2%,占全国总产量的44%,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也透露,今年1—5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达12.47万套、416.98万套,同比增长33%与8.2%。

产业链完备,是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已形成“芯片——算法——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珠三角全链条竞争力优势明显。高端企业集聚优势突出,以华为、腾讯等行业巨头为引领,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7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机器人领域涌现出以机器人“七剑客”为代表的一批领军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瞄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关键技术短板,广东集中资源实现多项突破:人工智能方面,华为昇腾910B算力芯片性能与英伟达A100相当;思谋科技推出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方面,优必选机器人实现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协同实训;汇川技术突破高响应电流环控制技术,伺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应用场景丰富,到2024年底已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31个和优秀场景99个。实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通过赋能产品和产业,带动“千行百业”实现指数级增长。如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线,平均30分钟即可生产一台机器人。

此外,借助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高地的优势,广东在发展新能源、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其他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突破。

新兴产业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省在新兴产业领域已形成新能源、新型储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省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近三成;消费级、工业级无人机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70%和50%;医疗器械产业规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等全国第一。

未来产业方面,瞄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广东抢占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先机,也在商业航天、生物制造、量子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前沿领域作了前瞻性布局,并在多个关键技术方向取得重大突破,未来产业呈现强大的发展后劲。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头图/新华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