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30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出席美国国会活动时说,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将是“持久战”。
他同时呼吁美国政府“认清现实”,基于“全球视角”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及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
记者:(在AI发展上)中国到底落后(美国)多少?
黄仁勋:
“中国并没有落后于美国,两国实力非常接近。同时请记住,这是一场长期的、没有终点的竞赛。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两分钟就够了”和“这个季度就结束”的概念。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将与一个意志坚定、技术能力极强的国家展开竞争。毫无疑问,华为是全球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他们在计算、网络技术、软件能力等方面都极具实力,这些都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能力。过去几年中,他们取得了巨大进展。”
白话拆解
在AI赛道上“速胜中国”是“美国幻觉”。
2023年,华为在美国商务部长访华期间“突袭”发布旗舰手机,展示了中国企业自主研发高端芯片的能力;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大模型上线,通过创新的技术架构、数据策略和工程实践,在大幅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的同时保持高性能。
人工智能的比赛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在这场才刚刚发枪的比赛中,美国该如何看待同场竞技的中国?最好的办法是“总结经验”。
黄仁勋: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有支持并加速人工智能及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无论最终出台的政策是什么,它都必须认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加速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传播。因此,政府的政策和支持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论政府制定什么样的政策,都应当支持我们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使我们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展开竞争。”
白话拆解
在AI赛道上“小院高墙”是“死路一条”。近年来,美国以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的方式,寻求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垄断式发展”。但“小院高墙”不仅无助美国实现长期优势,反而会加速自身被边缘化,削弱美国在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进而导致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出现“去美国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生态建设”,而生态建设需要海量的数据和多样的场景。如果美国延续当前的“唯我独尊”心态,试图通过限制对外交流合作来维护其科技霸主地位,最终只会加速其自身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孤立,让“美国优先”变成“美国孤岛”。
编辑|陈濛 汪一鸣
签审|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