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逐句解读: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解读:
曲:弯曲,委曲。
全:周全,完整,完美。
《庄子》中说:“人皆求福,己独曲全。”
枉:屈、弯曲,邪曲,不正直
直:正直。
《论语》中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洼:低洼,低处。
盈:满,充盈。
敝:破旧、陈旧。
新:焕然一新,崭新。
少:缺少。
得:得到。
多:过多。
惑:疑惑,迷惑
大意:
能忍委屈才能保全,
能弯屈就才能伸展,
能处低洼才能充盈,
有陈旧才能有更新,
有少取才能有多得,
贪多就会使人迷惑。

所得
法:
三字句,轻快明了,朗朗上口。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就是全篇都是这种句式。
排比句式:连续六个相同的句式排比。述说六个不同的事物。但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委屈求全的道理。
转折句式的作用,让人读后可以更多认识。
这里有比喻,类比手法的运用。
辩证法:老子从丰富的生活经验出发,讲述了事物正反变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最后得出“不争”的结论。
事:做人成事
情:以目的为导向的准则
人:所有人。
这六个句式可以翻译为:
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
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
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
破旧反而能生发崭新,
少取反而能更多得到,
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

1曲则全。
河上公说:“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其身也。”
是说,委屈自己,依从众人,从来不自我专断,可以保全自己,可以达到自己目的。。
委曲求全就是指曲意迁就,以求事成。
东汉·班固《汉书·严彭祖传》:“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有人曾向严彭祖劝说道:
“天命不能胜任人事,您因为不肯侍奉权贵,所以没有贵人在左右帮助您。
您精通经义,可就算学问再怎么高深,也做不到宰相。
希望您能稍微勉强一下自己,好谋求更高的官职。”
严彭祖回答说:“大凡通晓经术,本应修行先王大道,怎么能委曲随俗,苟且求取富贵呢!”
严彭祖最终任太子太傅一直到死,他因不委曲同俗,不以求取功名权势作为志向,志趣高洁而留名青史。
严彭祖不委屈求全,得到了志趣高洁的好评。
可是他的公羊传的学术,并没有得到流传,人有时候为了学术是应该委屈自己的,只要大义不错,自己受点委屈,又有什么呢?
现在的人,为了大义委屈自己的人,多不胜数。比如焦裕禄,不如袁隆平,比如疫情一线的医学专家。
这就是曲则全的大道所在。
“曲则全”: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要低调,在任何方面超出了常人你都不要“木秀于林”,就是老子本人也“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天道的规律就是“高者抑之”,所以,取得成就之后就得有意地弯曲而顺应天道,否则就会被天道“抑之”。

二:枉则直。
“枉则直”:天道的规律就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虽说天道一直在调整趋平、趋中,但在有形的现象里没有绝对的平和中。
所以,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矫枉”,就是调整小过失,“知过必改,善莫大焉”。
直是目的,枉是过程。
比如陈景润为了自己的数学学术,在生活上委屈自己,就算别人说自己生活上的低能儿,被冤枉,也是没有一点儿更改。
也可以理解为矫枉,才能正直。
成功的道路并不是直达的,应该是在不断的矫正方向,不断笃力前行下,才能成功。
因为所有的事业的成功,都是收到阻碍的,有阻碍,前进的路就会转向,就需要矫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洼则盈
“洼则盈”。
水性下流,凡是低洼的地方,流水积“聚必多,最容易盈满。
晋文公时,翟人有献封狐、文豹之皮者。
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何罪哉?
其皮之罪也,大夫栾枝曰: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
文公曰:善哉说之。
栾枝曰: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
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
于是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
这里说的是晋文公列地分民,散财赈贫的故事。
就是说封狐、文豹有什么罪呢,是因为皮太过漂亮,引起了人的贪欲之心。是皮的过错。
地广而不平分,人们将会抢夺之。这是土地集中的缘故。
读地势低洼的地方,水会自己就过来,变得充盈起来。
因此晋文公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最后得到了天下。

四敝则新
敝则新。
世间万物必经破敝之后,乃有革新之象。
自然之道,草木秋日萧瑟,至冬凋零,及至来春,再度生发,愈加繁盛;
王者之道,王者历经挫败,得以警醒,潜藏砥砺,时移世易,终成大业。
此处,“敝”是原因和基础,“新”是结果和目标。
越国大夫文种说:“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王卒霸,由此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对于强者,愈挫愈勇,革故鼎新,以谋大业,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故而“敝则新”,挫败之时,正是革故鼎新之象。
有挫败,才有吸取教训,重新再来的道理。

五少则得
想求取什么,少量才能得,贪多反而得不到。
少则得:持续专注在一个点上,是成事的最快捷径。
可供选择的事物“少”了,人就会用心对待而有所收获。
因此,我们应学会放弃,放弃不必要的物品和欲望,找到快乐真实的自己。
没得选择,或者选项太少,只能安心接受,然后集中精力去做这个选择之后应该做的事。
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走位山西富商,生意大,财产多,可是为人太过谨慎,每晚必定自己合账,对账房先生不放心。
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反而不如邻居卖豆腐都夫妻二人,每天乐乐呵呵的,过的安逸。
卖豆腐的夫妻二人,虽然财产不如富商多,可是精神富足,心境愉悦,这就是得到了少则多的精髓。

六多则惑。
人们得到的多了,反而容易疑惑
比如一人求职,一下子得到好几家录取通知,反而会陷入迷茫,疑惑,经受选择之苦。就是多则惑。
比如上面的例子的后续。富商老婆说,自家纵然家财万贯,也不去隔壁贫贱夫妻富足。
富商心生一计,往邻居家扔了一块金子。
豆腐夫妻立即为金子发愁起来,放在枕头下面,不好,藏在豆房里怕遗失。
天降金元宝,老天所赐,就决定不卖豆腐了,开始商议怎么做,做什么,翻来覆去,终无定策。
家里再也没有欢声笑语。
这就是多则惑的例子,当你有了与自己不匹配的财物时,就会疑惑不定。

范应元说:“地之洼下,则水趋之必盈。此譬人之德行,皆当持谦也;物之凋敝者,则春生之又新。此譬人之穷达,皆当循理也。”
老子在开篇说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尽管这六个短语分别指代六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但它们反映了一个共同道理,那就是“委曲求全”。
这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谦逊的生活态度。
对于除人以外的诸多生物而言,委曲求全实能保全性命,以免受外来的伤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寻求自保的大智慧。
得意不骄,失意不馁,看透事物存在的对立统一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患得患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卑不亢,从容豁达,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这样就能获得丰富而快乐的人生。